第二十六章 中科院计算所

墨浸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net,最快更新大国侠商最新章节!

    经过几天的行驶,绿皮火车到达了终点站,王平下了火车,一会便出了老火车站,火车站前面是一条拥挤的大街。

    公交车在路上行驶着,前车接着后车,而公交车大多呈现白色,且前挡风玻璃由两片玻璃的拼成的。公交车两边则是电车,电车从背上伸出接电弓,与上空的平行的双导电线接触着。

    而道路上行驶的主角不是汽车,而是一辆辆自行车,自行车行驶在道路的正中间,行驶在汽车与汽车间隙之间。

    这条路上的行人太多了,多到自行车与汽车都保持着比步略快的速度,这也是自行车敢行驶在汽车与汽车间隙之间原因,慢到根本没有危险,那还怕什么?

    这个时候华夏人,最爱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因而华夏也叫‘自行车王国’,而‘自行车王国’称号,两个国家得到过,而一个因为穷,一个因为富。

    那个富的国家是荷兰,那是因为政府为减轻交通压力,以及保护环境,积极引导人们出门尽量选择自行车。多年以来,荷兰政府在修建自行车的专用车道、制定交规和道路管理方面采取了大量措施,进一步推动荷兰为欧洲的自行车王国。

    “大妈,你知道怎么去中科院计算所吗?“王平向着一位推着自行车大妈问道。

    “小伙子,你往前走,过两个红绿灯,然后向左转,你在那里等车就可以了。“大妈用手整理了下苍白头发道。

    “那谢谢了,大妈。“王平道谢道。

    “小伙子,你是去那里工作的吗?“大妈接着继续问道。

    “大妈,我去那里找人。“王平与大妈并齐着向前步行。

    “小伙子,听说华科院计算所,里面都是科学家与大学生,你们可要好好建设国家。“大妈三句话不理本的说道。

    在她们的世界观里,她们的最高目地就是为了建设好这个国家,她们所的事业都是围着国家来转。

    这个信念已经刻在她们的精神里,刻在她的骨子里,深入血液中,绝不动摇。

    “大妈,我们肯定要建设好这个国家。”王平道。

    两人聊着天,慢步前行,过了一个红绿灯,又一个红绿灯,他与大妈分离了,王平站在公交站下等着公交车。

    公交车慢慢的驶来,王平上了车,公交车带着王平向着中科院计算所驶去。

    中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华夏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

    对这个中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但一个著名的企业,就是从这里面走出来的,他就是联想。

    公交车停下来了,王平走了下来,向着不远处的中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走去,然而眼前的画面让王平怀疑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他抬头仔细的看了大门左边挂的牌子,上面一行大字‘中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地方是没有错。

    门口旁边摆摊兜售电子表和旱冰鞋,还有后面运动裤衩。而其中一个小贩站起来,转身向着科研所走去,他大步走进了科研所,没有受到阻挡。

    让王平不解,这是什么回事?研究所什么时候不务正业了?开始摆这个了。

    而此时的柳董事长,还端坐在后面,目光注视着来往的行人,希望有人来光顾他的小摊,丝毫没有董事长的样子。

    而此时柳董事长根本就不知道,有一个人在打量着他,他现在满脑子想的是怎么把这些物品给卖了。

    他拿着研究所给的20万元出来创业,可是创业是那么的容易吗?创业的首要条件,他还没有想到,首要条件是做什么事,比如你创业是做地产,还是做电脑,总要确立个方向。

    于是他的创业,就是听说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摊子上的物品,基本都是他与他的团队,听到什么赚钱,就搞回来的。

    但显然这个方向他们错了,他们搞到的物品,都不知道被人转了多少次了,给他们的价格都是极高的。

    这个时候坐生意流行的三种典型方式,一是靠批文;二是拿平价外汇;三是走私。其中只有前二者是安全的,后者基本都进了牢房里了。

    虽然背后有中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但显然他们只能提供科技上面的支持,而批文与外汇就别想了,那么多的亲儿子公司都盯着在,还有你什么事?。

    他想赚钱,但这个钱,并不是为了他的自己,是为了中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他工作的地方。

    受下海的影响,中科院计算所部分研究员出去创业开公司,还有部分研究员给别的企业打工,验收机器,验一天收入三四十元。当时计算所一个月的奖金也就三十多元,这对计算所正常的科研冲击很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科院计算所决定创业,而创业的主选人就是柳董事长,于是11人加20万元,组成了这个团队。

    “你好?”王平大步来到面前道。

    “你好,需要什么?”柳董事长注视着王平道。

    “我需要一笔生意,对你对我都好的生意。”王平笑着道。

    “那你看看,你要什么?我这里有电子表、旱冰鞋。嗯,还有运动大裤衩。”柳董事长站起来道。

    “不,不,不是我买你的,是你买我的。”王平笑着说道。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看到这么多的东西了吗?我们现在都卖不出去,还怎么买你的物品。”柳董事长坐下来道。

    “我要卖的东西你一定很感兴趣,日立电视,全进口的产品。”王平道。

    听到王平说这句话,他不由仔细的打量了下王平,一身蓝色的衣服,上面还补着补丁,怎么看也不像是能搞到进口产品的人。

    “我还没有自己我介绍了,我叫王平,是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公司驻华北地区销售经理。”王平介绍道。

    王平立马给他安排了一个职位,华北地区销售经理,这够高大了,如果能把西服给穿了就更好了,至于他老板怎么想,他不管了,他估计很快就要和他老板说再见了。

    “什么公司?我都没有听过?”柳董事长不解的说道,但心里十有八九把王平当成骗子。

    “你当然没有听过,我们公司一直都是以南方市场为主。我们公司的实力你不用担心,我相信你过几天后就知道了。“王平道。

    “你们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过几天我就知道了。“柳董事长不解道。

    “我们做国际贸易的,目前具体是以进口的电视为主,我相信你一定知道电视行情怎么样?特别是进口的电视,有价无市。“王平回答道。

    现在进口的电视可以说是一机难求,本身华夏的外汇储备少的可怜,而这些外汇还要用到其它重要的项目上。

    而每台进口电视机都是用宝贵外汇购买回来的,而现在能够自由购买到进口商品,只有一个省可以,而王平就是从那个省抱上大脚来的。

    “这是我的名片,你有需要的话,请找我。”王平说完,从包里取出一张名片,那是一张粗糙的名片,名片成不规则的方形,有一种设计之美。

    名片是手写的,而那方正清秀的字体,不可能出自王平之手,那是出自林玲的手里。上面写着,华联科技董事长:王平,联系方式:等我联系你。

    特别是王平手写的名子,如狂书般,字的最后一笔都已经划到边角上了,如同鬼划的一般。

    柳董事长接过名片,一看,眼前感觉一黑,这那里是什么名片,分明就是一个疯子写的吧,而王平也被他归于疯子,毕竟一个刚刚说是经理,可是名片上面却写着董事长,这是正常人能干的嘛。

    “过几天见?“王平笑着道,转身向着远处的走去。

    对于还有的疑问,柳董事长也没有心情问了,一个疯子的话,还能相信吗?

    “老柳,卖出去吗?“一位男子从门口的传达室走了出来。

    “没有,刚刚遇到一个疯子。“柳董事长道。

    “老柳,听说做电视的话,一台电视可以赚到近1000元。“男子继续道。

    “我也想,可是没有路子啊。“柳董事长无奈道,同时从摊上拿到名片,在心里叹道,这要是真的多好。

    这张名片是王平无聊时与林玲做的,联系方式,王平差一点写了前世的手机号,但王平改正了过来,只能写上我联系你,这是他目前他唯一能联系上的方式。

    名片做了五张,但最后只存世了三张,但每一张后世拍卖价,都高达上亿元,因为每一张都不同。

    柳董事长把手里的名片向着他旁边的书里一夹,又守着小摊了,而他之所以没有丢掉名片,他觉得名片做书签刚好,不大不小正合适,算是废物利用。

    王平则继续向前走去,他现在要给他找一个住的地方,随便在帝都玩几天,然后等生意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