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追击与埋伏

南柯浮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net,最快更新汉末骁骑最新章节!

    待李儒远去,徐荣道:“既如此,荣先领兵马伏于山侧,其余便交给两位将军了。”

    郭汜听到徐荣言语,回过神来。望着眼前的这个历史击败曹操,孙坚,最终却因部将胡珍投降而被杀死的西凉悍将。在郭汜看来,徐荣绝对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三国名将,他的武艺或许不是很高超,但是带兵能力绝对是三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凭他能击破曹操,孙坚,就可见一斑。绝对不在张辽这等将领之下。

    但是郭汜绝对可以肯定的是,这徐荣绝对是一个政治上的大白痴,貌似只要谁是朝廷的主权者,他便听谁的,不管势力大小与否,也不管善恶与否。想到这,郭汜不禁在心中连连摇头。

    郭汜正待回答,吕布抢先答道:“徐将军且去,布定当杀败敌军。”吕布信心满满的说道,仿佛前些日子的虎牢之败是完全不存在一般。

    郭汜将口中的话语咽下去,与徐荣拱手行礼,徐荣便领军出东门了,

    “如此,亚多兄,我等也出发吧。”

    郭汜笑道:“但凭吕将军做主。”

    二人尽皆率领本部兵马,缓缓向西而去。

    郭觉领了郭汜的命令后,带了两个本家的卫兵,赶回了洛阳,但此时的洛阳已经燃起大火,虽然火势尚未蔓延的全城,但也是危险至极,

    郭觉愕然的望着洛阳城的大火,不知如何是好。发现东城的火势较小,咬了咬牙,想到传国玉玺的重要性,带领两个弟兄,绕城墙一圈,从东城冲进了洛阳,一路直奔皇城,不久,便到了皇城中央大殿,郭觉毫不停留,直奔建章殿而去,毕竟此时的火势已经从西城完全蔓延到了东城。

    郭觉来到建章殿,找到了那座枯井,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绳索,捆在自己身上,让两个卫兵拉住,自己缓缓落下,从井下寻到一具女尸,暗想道,应该是这个了,在女尸的腰间摸索了半天,摘下了一个锦囊,大喜过望。示意卫兵将自己拉上去,而此时大火已经蔓延到全城,郭觉毫不迟疑,三人从东城策马狂奔而出,超小道直奔函谷而去。

    郭觉前脚刚走,后脚联军便抵达洛阳城十里外,袁绍,曹操等人望见洛阳城燃起的大火和浓烟,大吃一惊,他们谁也未想到,董卓竟敢焚毁帝都,连忙令众军扑灭大火,可惜此时的洛阳城已经沦为一片废墟,仅留皇城因地处洛阳城中心,而有些许宫殿还能保存完整,各诸侯进驻洛阳城内,分屯各处,曹操急忙赶至袁绍军营。

    拱手道:“如今董贼新败,西迁长安,正可趁势而追之,本初按兵不动,何也?”

    袁绍答道:“董贼虽新败,但未损根基,今我军旅途劳顿,兵困马乏,进恐无益。”

    曹操急道:“董贼焚毁帝都,劫持天子,海内震动,此乃神人共愤之举,此乃天赐良机,可一战而破董贼,诸公何以迟疑不决。”众诸侯除孙坚,公孙瓒等寥寥几人沉默不语,其余诸侯皆言不可轻动。

    曹操怒道:“竖子不足为谋。” 言罢,拂袖而去,遂自领万余军马,并领夏侯淳,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人星夜来赶董卓。

    待曹操离去后,有斥候回报袁绍,曹操自引兵西去。众诸侯尽皆愕然。

    孙坚暗想道:“孟德势单力孤,此去恐有危机,不若我助之。”遂起身,也不与其余诸侯言语,召集兵马,领了韩当,程普,黄盖等人也往西而去。

    曹操,字孟德,谯郡人。少时多智,有十分远大的理想,曾立志要成为汉征西将军。可以说一直到官渡之战之前,曹操还是心怀汉室,立志要复兴汉室的,他可以说的上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但在后世人们对曹操的评价是褒贬不一。不过大多还是褒大过贬的。

    而且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曹操拥有得杰出的才能和过人的人格魅力,不然也不会有如此之多的良臣猛将为之效命,曹操也不可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了,曹操能在关东联军主力止步不前的情况下,孤军奋战,率领本部兵马追击董卓,且不论他的最终动机是什么,光光这份决断和勇气就非常人所能比拟的。这也难怪当时很多名士都称赞曹操的行为,也难怪最后曹操能击败袁绍成为北方霸主,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况且在郭汜看来目前曹操应该还是心怀汉室的,一心想成为匡扶汉室的名臣,所谓的野心也是后来随着地位的升高,权力的诱惑而产生了,况且围绕在曹操的身旁那群利益群体也不会,更不能让曹操急流勇退。可以说到了后期曹操其实是退无可退了。只能一步步的攥紧权力,才能保证自己以及家人的安全。才能满足跟随他的那群利益体的利益。

    虽然郭汜十分钦佩曹操的为人,但是此时郭汜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杀了曹操,毕竟曹操是个十分难缠的人物,一旦错过这次机会,郭汜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能斩杀曹操,哪怕因此给了袁绍统一河北和中原的机会,郭汜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况且郭汜也会给袁绍制造些麻烦,没那么容易的,

    当前首要的还是曹操,因此郭汜下定决心,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一定要擒杀曹操。

    于是郭汜便招手唤来王司马,附耳交代了几句,王司马领命而去。

    吕布见了,也不追问,只以为郭汜有事安排属下罢了,并不在意,而郭汜懒得和吕布商量,在他看来,吕布除了武艺以外,其他一无是处。

    话分两头,另一边曹操率领的军队星夜追赶董卓,过荥阳之后,前军斥候回报,大约在前方二十里处发现敌军,曹操大喜过望,下令全军加紧速度追击,但是也不冒进,而且还吩咐夏侯淳,夏侯渊两位部将分率两军于中军两侧,以防敌军埋伏。随时支援中军、

    郭汜吕布二人也得知有敌军来袭,且止曹操一部。下令全军止步,就地列阵,以待敌军。吕布笑道:“果不出李儒所料,果有敌军来袭,但仅万余军马敢追吾军,真是不知死活。此乃天赐你我二人的功劳啊。”

    郭汜道:“将军切勿小觑敌军,据汜所知,曹操其人颇具才华,其治军严谨,曹军实力必不可小看,我等若小觑,恐有失也。”

    吕布摆了摆手,“亚多多虑了,曹操何人?无非乃背主小人尔,有何可惧,其军再多,布视之如草芥,可一击而破之,何以与我凉并铁骑相比。”

    吕布不以为然道。郭汜见吕布如此之说,也不在意,虽然吕布狂傲,但所说也有几分道理,曹操兵马多为新募之兵,几个月前还只是农夫,战斗力可谓有限,而西凉兵多为百战之兵,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两军的基层士兵的综合素质相差甚远,单兵作战能力可谓是一个天,一个地,在这种面对面,硬碰硬的较量中,比拼的就是双方士卒的能力。任何计谋都不起作用。是实打实的正面比拼。

    况且还有郭汜自己在一旁,也不会容许吕布乱来,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才能让曹操无法逃脱。能够对曹操做到一击必杀,这才是重要的。郭汜摸着下巴想到

    一刻钟以后,曹操率军到来,心头一怔,发现西凉军就地列阵,仿佛料到定会有追兵一般,虽然曹操心中有些犹豫和困惑,

    但此时曹操已经无法后退了,毕竟西凉多为铁骑,一旦己军后撤,西凉骑兵往前一压,势必土崩瓦解,退,必败,进,尚有一线生机。

    曹操咬咬牙,“曹仁何在”

    “末将在”“你引兵为前卫,用圆形密集阵形,缓步向前” “诺”

    “乐进,李典”

    “末将在,汝二人率本部兵马为两翼,协助前军,拱卫中军。”“诺”

    “传令兵” “属下在”“速速前往夏侯淳夏侯渊两位将军处,领军向我中军靠近,不可懈怠。”

    “属下领命。”

    吕布见曹军移动,笑着打马向前,说道“曹阿瞒,汝竟前来送死,本将军就送你上黄泉路吧。”

    曹操怒斥道:“助纣为虐之徒,焚毁帝都,劫掠天子,人人得而诛之,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吕布脸色一变,大声喝道:“背主之徒,安敢狂言!看布取尔等性命。”

    一声令下,吕布方天画戟往前一挥,便亲自率三千前锋铁骑直奔曹操中军。

    郭汜摇头心里想到“何必如此多话,一见敌军,直接压上,还能打曹军个措手不及。却还等敌方备好阵势再行兵事,何其蠢也。”

    但是郭汜在动作上却也毫不迟疑,率后军急速跟上,扑向曹操中军。曹仁凝视着冲锋而来的吕布,身上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毕竟曹军多为步卒,要压制住骑兵的冲击,可能性太低了,况且曹军多为新兵,曹仁心里半分把握也没有,只有尽人事,听天命。

    在三国时期的冷兵器的时代,骑兵就像现代的坦克一般,是陆战之王,那个时代,只有后来的袁绍手下鞠义训练出来的大戟士和高顺的陷阵营才能抵住骑兵的冲击,前者是那个时候意义上的重步兵,靠着身上装备抵住骑兵的冲锋。而后者则靠铁一般军令,钢铁般的意志来抵住骑兵,只要抵住前面骑兵的冲锋,一旦骑兵速度减缓下来,危险势必大大降低。

    但曹仁苦涩的看了一眼自己的部队,几乎过半步卒望着冲锋而来的骑兵都浮现恐惧,前军已经有所骚乱,曹仁几乎可以肯定,一旦死伤过大,部队将立即溃败。拦都拉不住。

    但曹仁已经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