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菌菇种植

可可乐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net,最快更新末日来袭,零元购万亿物资躺赢最新章节!

    即使这样,冯工也没舍得撒手。

    耐热抗旱作物的培育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解决种子问题仅仅是第一步。

    种植土地的选择、大量水资源的投入等等问题还需要一步步破解。

    如今这个木耳的发现,不正说明了树林里有天然的菌类种子。

    而且这种东西需水量不多,种植简单,完全可以实现居家操作。

    木耳营养丰富,做法多样。处理好之后还便于储存,简直是居家必备好物。

    冯工指派出一个小队,跟随白雯去收集木耳菌种。

    一队人浩浩荡荡的进了林子,人人背着一个保温箱。

    带队的不是白雯,而是发现第一颗木耳的大顺。

    白雯就在后面跟着,只见大顺熟练的闻嗅,然后挑着喜欢的树棵子就抬起右腿,大方的灌溉。

    后面的人就兴奋的冲上去,将沾着大顺尿液的树皮刮下来,一颗颗收纳好放进保温箱中。

    逛了一小会,大顺实在尿不出来了,众人才依依不舍离开。

    白雯拿出包里的喝水工具,给大顺倒满。

    狗子咕咚咕咚喝了两大瓶水,才呼呼的往家走。

    之后这样的行动又进行了两天,冯工下令可以暂停了,他们也要保留一些天然的种子,让它们继续繁殖。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乐川就带来好消息。

    说实验室已经研发出菌菇种植包,更令人欣喜的是,之前找到的不仅有黑木耳,还有银耳、干巴菌、蟹味菇等等。

    只要掌握好种植方法,这些菌包完全可以实现重复利用。

    “那这些菌包什么时候投入使用啊?”

    刘母好奇的问,她还挺感兴趣,这种不用耕地翻土就能长出植物的方式。

    “再过两日吧,第一批菌包就会送到刘姨你们店里。50积分可兑换一个,之后食堂会回收菌菇,20积分一斤。”

    “太好了,咱们也换几个吧,家里这么大地方呢!”

    当日,大家就在基地看到了展示用的菌包,一个屏幕循环播放种植方法。

    旁边的牌子上写着菌包回收价格。

    在基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虽然一个要50积分,但只要用心照顾,差不多一两个月就能回本,之后的收获全是挣得。

    而且,只要正常参加劳动的,卡里有个一两百积分不算问题。

    一些积分不够的,计算自己差的,也决定这两日再努力找找物资、少吃两顿。

    可不能落于人后。

    菌菇包开售当日,兑换店还没开门,门前就排满了人,更有人提前半夜就过来排队。

    白雯也跟着来帮忙,走到附近看着人山人海的路边,只能跟刘母一起绕道后门进去。

    这样的队伍,她只在曾经水果手机发布当日看到过。

    这盛世,如大顺所愿,实验室检测了所有带着大顺尿液的树皮,果然百发百中。

    为了奖励他,还特意从兑换店换了一箱罐罐,鼓励他再接再厉。

    官方预想到了菌包兑换的盛况,但也没想到提前一日就有人排队,为了不引起混乱。

    所有的菌包都是走地下通道运到店里的。

    虽然堆满了整个地下库房,但看大家的热情,白雯估计还是很多人抢不到。

    果不其然,一听到屋里的开门声,外面的人就开始雀跃,完全看不出在外面等了一夜的憔悴。

    生怕一堆人挤进来发生踩踏事件。

    白雯装作在库房里翻找,其实是从空间中找出一个商场专用的,排队神器。

    她将拦路屏障挡在门口,限制每次进店人数。

    有出有进,确保店内五个人服务十个客人。

    果然没出现大家担心的疯抢,进店的人员有序采购菌菇包。

    白雯就在外面充当临时门童,还拿来一个喇叭,录音循环播放。

    看着后面排队的人,已经十一点了,太阳正毒,但大家仍不敢离开队伍去喝口水。

    生怕离开一会回来菌菇就没有了。

    “今日开售菌包,每人限购一个,品种随机!”

    一些条件好的颇有微词,不停的问为什么只能买一个,自己有积分!

    白雯一概不理,因为后面排队的已经替她回怼了。

    “你都买走,我们后面的人怎么办?”

    “对啊,别是想多买几个,然后加价卖出去吧!我们抵制黄牛,支持官方限购!”

    这话仿佛正中下怀,前面的人一时语塞,想解释却大脑宕机。

    有了这些限制,购买首日销售火爆,到了中午就全部售罄,只有少数几个来的晚的没买到,不过他们也没提前一夜排队,说不出什么。

    从那日起,开凿区又招收了一批挖井工人,专门为菌菇种植提供水源。

    整个基地开展了一波种植菌菇的热潮,人们见面也从“吃了吗”变成“你种的是蘑菇还是木耳”这种问候。

    不到一周的时间,食堂里兑换菌菇的窗口就开始络绎不绝。

    连白雯家里也不例外,刘母还派了值日生,让大家轮流负责菌包的浇水打理。

    终于,在第三天就有冒头的迹象。

    看着里面的生命距离突破覆膜的障碍,野蛮生长,一周后变成满满一大丛猴头菇。

    刘母惊喜的对着白雯说。

    “雯雯果然是小福星,这可是珍贵的猴头菇,野生的更是稀少。”

    白雯也只在当初囤货时,从市场见过干巴的猴头菇,初见这种黄白色的、毛茸茸的蘑菇,还真像猴子的头。

    最后大家决定不去兑换了,他们家不差那20积分,反而这种养胃佳品可遇不可求。

    更别说白雯还是用灵泉水浇灌的,最后化作一盆鲜灵的汤,每个人都喝的十分满足。

    不仅是白雯家,因为食堂兑换处的火爆。

    近日来,食堂推出了各种蘑菇菜品,除了日常消耗的,还留存下不少平铺在房顶晾晒。

    正午的大太阳,最是适合晒干货。

    就蘑菇、木耳这些生长快的植物,基地彻底实现了自给自足,后期兑换点又推出一批菌包。

    有种植意向的家庭基本人手一包,两次都没兑换的,纯属是懒汉。

    这种有手就能赚积分的工作,纯属基地福利。

    连这点力气都不愿意付出的,再后来也逐渐认证,被基地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