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赠书

卿怜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net,最快更新桐宫最新章节!

    第二日,欢儿因为腰伤的缘故,未能上朝。

    朝廷上下听闻皇太女殿下在自己府邸之中遇刺一事,又是一阵议论纷纷。陛下听闻此事十分愤怒,立即将负责京城内负责安保职责的警巡司统领赵玉成撤职,又名警巡司副统领曹兴安顶了统领一职,并且命其一个月内务必将皇太女殿下遇刺一事彻查清楚。

    如今,这位警巡司统领曹兴安正可谓是一个头两个大。京城乃是国之首都,全国的中心。然而现在却又人在京城中行刺,行刺的对象还是国之储君,若是不将此人逮出来必定会闹得人心惶惶。

    可自皇太女殿下遇刺之后,他便加强了太女府的防卫,日夜不怠,可并没有一丝一毫的线索。不光是太女府,京城上下也是十分安定,一点乱子都未曾出现过。若是再这么安定下去,一点事儿都不发生,他便查不出那名行刺殿下之人,若是查不出那名行刺之人,他这个刚升上来的职位恐怕就要丢了。

    一转眼便是六月底了,欢儿的腰伤虽未痊愈,但明显好了很多,也不怎么疼了,只是人还站不起来。

    她终日躺在榻上着实无趣,便突然想起了那日徐静贞婚宴上发生的事情。

    那夜,徐静贞与她别过之后,她感到有人从她身后掠过。但因她未见到那人的身影再加上之后并无任何事情发生她也就当是错觉,并未放在心上。可此次遇刺过后,她不免将两件事想到了一块。

    欢儿思忖了许久,还是未能想出这两件事有何关联,目的又是什么?若这两件事是同一个人为之,那他这般是要对自己作甚呢?刺杀自己吗?

    这显然不可能,一则车骑将军府邸和太女府不适宜行刺,二则在车骑将军府那日,她还未来的及看清那个黑影,那黑影便已消失不见,竟像是要躲着她一般。

    第二次在自己府中,那刺客虽伤了自己,但却是因为自己抓住了他,他为了挣脱才会如此,况且那刺客身上并未带有任何武器,在欢儿倒在地上起不来的时候只是逃跑并没有要加害她的意思,倒让她怎么也想不出那刺客为何要出现在她的府邸。

    只是,那名突然出现在她府邸之中的刺客为何要踹她的腰部?通常与人打架或者是比武之时,向来很少会挑对方的腰部进行攻击,除非那人知道她腰部曾经受伤。

    皇太女曾与汝阴侯赛马将腰部摔伤一事许多人都知道不假,但那夜她并未穿着皇太女的朝服,而是穿着一件样式与普通男装相似的外衣。太女府中服侍的下人之中多数为男子,与她年龄相仿的亦是多,她也常赏赐给下人一些自己穿过的衣裳,可那名刺客怎么就能认定她乃是皇太女殿下?

    除非,他本就与自己相识。

    可他究竟是谁,又为何要私闯她的府邸?

    “此事一定要调查清楚。”她暗自忖道。

    莫约半个时辰过后,金钗进来通报道:“殿下,门外防风慕求见。”

    “你让他进来。”她道。

    “喏。”金钗道。

    随后防风慕轻步而入,向她行了一礼道:“不知殿下的伤可好了?”

    “你觉得本宫这伤若是好了,还能一整日都躺在这儿不成?”欢儿懒懒道。

    “殿下腰伤未愈,想必十分无聊。”他说着并将手中的书递到欢儿身前道:“近日奴才发现此书写的着实有趣,便想着拿来给殿下打发时间。”

    “讲的是什么?”她问。

    防风慕道:“讲的是前朝的传闻野史。”

    欢儿接过了他手中的书,又听他道:“殿下可查出了当日是何人行刺殿下?”

    她一向不喜别人过问她的事,只道:“你问这么多作甚?”

    “是奴才逾越了。”他低声道:“那奴才便先退下了。”

    “你去吧。”她道。

    “是。”言毕,防风慕便自己离去了。

    防风慕离去之后,欢儿看了几页他方才送给自己的书,也许是欢儿太过无聊的缘故她竟觉得这本书有几分意思,便不自觉的阅读了起来。

    这本书叫做《博检私录》,作者是一个叫做甄博检的人,由于此书乃是其亲自手写,并未出版,遂欢儿从来未在市面上见过此书。此人乃是前朝的总管太监,自前朝覆灭之后便不见了踪影,不过前朝覆灭已有一百余年想必他早已不在人世了。

    前朝原是倾朝,共建国二百九十余年,共有十二帝,国姓穆。这位甄公公八岁入宫为侍童,先后伺候过两代帝王,两位太后,可谓是位高权重。

    欢儿翻阅着,突然“开平之乱”四个字映入她的眼帘。

    开平之乱,乃是前朝开平十五年所发生的一件事。当时在位的是前朝倒数第二个皇帝,哀帝穆峰。那年因战事频繁,民不聊生,倾国南有东祁,北部又有本朝□□还未登位前建立的赤铜军夹击,没过多久京城便被赤铜军占领。

    此书上所言,当时哀帝携皇后与几位重要的后妃皇子,离开京城逃至西北云州。然而半路之上,倾军遇赤铜军袭击,恰好当时哀帝皇后已怀有六个月身孕,行动不便,来不及躲避赤铜军的追杀,哀帝便舍弃了怀着身孕的皇后,逃至云州建立了新的朝廷。然而在这个朝廷建立后的一年,赤铜军的首领龙将军便在京城登基称帝,建立了燕齐。哀帝听闻龙将军建立燕齐一事,气急攻心没过多久便驾崩了,传位给了当时年仅六岁的庶出皇长子。

    倾国外忧内患,国君又只有六岁,没过多久便被燕齐收复。

    欢儿自然是知道那名六岁的小皇帝的结局--幽禁至死。

    欢儿对“开平之乱”早有耳闻,只不过与这甄公公所述有些差异。她所了解的“开平之乱”中,并未提及皇后怀有身孕一事,但哀帝的皇后并未随着哀帝至云州这一点倒是与她印象中的一样。欢儿年幼之时曾读过这一段历史,对“开平之乱”中皇后私自出逃这一段尚有些印象。欢儿记得自己儿时所读的那本史书中,上头说是哀帝皇后不愿随哀帝逃至云州,便将自己打扮成平日里伺候自己的宫女的模样欲想私自出逃,不料却被赤铜军捉住,幽禁几日后便将其赐死。

    若这位甄公公所言是真,那当时赤铜军抓住的那名打扮像是宫女的女子必定不是哀帝的皇后了。哀帝的皇后既未被抓,逃入民间也是未可知的事情了。

    正在此时,门外的金钗忽然道:“陛下驾到。”

    欢儿听后,立即关上了书,本想将书塞在枕头底下,可还未来得及塞进去,女皇帝便已推门而入。

    “儿臣参见母皇,请母皇恕儿臣有伤在身不得起来行礼。”欢儿道。

    女皇帝缓缓走到她身边,道:“你方才在看的什么书啊?”

    欢儿道:“也没什么,不过是一些旧朝野史。”

    “拿给我看看。”女皇帝又道。

    欢儿将那本《博检私录》递给母亲,未想到母亲翻阅了一页,脸愈发阴沉:“这本书是从哪里来的,你每日在府中放着圣贤书不读,就读这一些东西么?将这本书烧了,以后不准在看。”

    欢儿不知为何母亲会突然发怒,只得遵从道:“是。”

    “罢了,今日出宫本是来看望你的。”女皇帝坐在欢儿的身旁道:“伤可好些了?”

    欢儿答道:“已经好了很多了,不如前几日那般疼了。”

    “好生养着,你这腰已一连伤了两次了,太医说这几日不可大意。”女皇帝声音愈渐温柔了起来。

    “是。”欢儿道。

    “这本书你看了多少?”女皇帝忽而问道。

    欢儿想到母亲方才颇为不悦,定是不想让她看,遂道:“儿臣刚开始看,母皇便来了,遂只看了两三页。”

    “这本书是谁给你的?”女皇帝又问。

    欢儿迟疑了一下,说道:“是府内的一个小厮也不知从哪儿买来的书。”

    女皇帝淡淡道:“此书便放在娘这里吧。”

    “是。”她道。

    母女俩互相问候了几句,莫约是小半个时辰后,女皇帝才回了宫中。欢儿想着方才母亲因为自己看了那本《博检私录》而十分不悦后,便在心中咒骂了防风慕一千一万遍,他什么时候送来那本书不好,偏生是在母亲来探望自己之前,害得自己反倒被母亲批评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