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街菜市

贾平凹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net,最快更新万物有灵最新章节!

    如今的西安城里,菜市很多,大凡背街僻巷,有一处开阔地面的,一家在那里放起菜担,便有七家、八家的菜担也就放起来;不久,越放越多:一个菜市就巩固了。菜市有大的,也有小的;不大不小的,处于城市中间地域的,便是十字街口的菜市。城南的农民来市,带着韭菜、香菜、菠菜、莲菜。城东城西是工厂区,空气不好,农民来市的,带着白菜、萝卜、土豆。城北的地势高,长年缺水,青鲜菜蔬是没有的,却养鸡育猪;农民且耐得苦力,将豆子磨成豆腐,将红薯吊成粉丝。因地制宜,八仙过海,十字街菜市上就各显神通了。市场开张,卖的,买的,一手交钱,一手拿货,城乡泾渭,工农分明;这是菜市兴起时的样子。到后来,阵线就全然乱了,以市易市,买主的也便是卖主,卖主的也便是买主;菜市也便不是买卖蔬菜,大到木材竹器,小至针头线脑,吃、喝、穿、戴之物,行、立、坐、卧之具,鸡猪狗猫,鱼虫花鸟,无所不有!沿十字街东西南北四口,有门面的开门面,没门面的搭凉棚,凉棚之外是架,架前是摊,摊旁有笼:没有了一点儿空隙;于此,也便自行车不能骑坐,汽车更不得来往了。

    假若是一个生人,第一次来到十字街心站定,往东西南北一看,真是“举棋不定”该去哪里。但立即会使你的人生观得到改变:嘿,这个世界真够丰富!人生于世也真够留恋!什么不可吃得?什么不可买得?什么又可以能吃得了,买得了?!常在城市的大街上,人如潮涌,少不得感慨:哪儿来的人这么多,这么匆匆忙忙的又都是去干什么?至此,这十字街菜市的人的旋涡,却明显地表现一个主题:为生计而来,每天要卖的真多,要买的也真多,东西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又四面八方分散而去。

    货来得多,人来得多,这十字街口一天显得比一天窄小。常常天上落雨,水排泄不净,四边高楼遮日,阳光少照,泥泞便长久不干。即使天晴,卖菜的又不停以水浇菜,一是防腐保鲜,二又可见得分量,水便顺菜筐往外浸淋;卖肉的有当场屠宰,污水里又会有了红的颜色。人人都是去的,甘愿在那旋涡里挤得一头汗、一身土、一脚泥。即使那些时髦男女,看平日打扮,梳唐式发髻,穿西装皮履,想象那腹中不可能果食五谷的,但却偏爱吃那烤红薯,煮玉米棒,于人窝之内,风尘之中,大啃大嚼。最盛的时光是上班前半个小时,或者是下班后半个小时,自行车队便在这里错综复杂,一片的铁的闪光,一声的铃的丁零。城里的车子不许带人,后座却全被菜物坐了,车前轱辘上又都加了铁丝方兜,盐包也装进去,醋瓶也装进去。

    当然,赶市最早的是那些富态的老太太,她们保养得很好,老爷子或许是有过很高的职务,如今退休在家;家里有的是钱,缺的是青春。于是上早市,一是为了锻炼身体,二是为的买个新鲜。“宁肯少吃,尽量吃好”,这是她们的学说。她们总不能理解:为什么有职有位过的人和没职没位的人食量相差这么大!她们买一斤韭菜就对了,那些人总是大青菜买七斤、八斤?!

    赶市最迟的,永远数着有些机关小干部了。这些人,一年四季穿着四个兜的中山服,留着向后倒的背头;似乎什么都不大缺,只是缺钱;什么又都不大有,只是常有病。对于菜市行情,却了如指掌,萝卜昨天是几分一斤,今日是涨了,还是降了;什么菜很快就要下市,什么菜可能要到洪期。又特别懂得生意心理:清早是买的求卖的,下午是卖的乞买的。所以他们最喜欢市末去买那些莲菜,有伤口的,带细把的,二角钱便可以买得一堆,洗洗,削削,够上老少吃一天三顿,经济而实惠。

    最不爱上市的是有些知识分子。他们腰里的钱少,书架子上书多,没时间便是他们普遍的苦处,呆头呆脑又是他们统一的模样。妻子给了钱让去上市,总是不会讨价还价,总是不会挑来拣去,又总是容易上当受骗,又总是容易突然忘却。于是,大都是妻子夺了权,也取消了他们上市的资格。但是,卖主最怕的是这些离知识最近的女人,她们个个巧舌俐齿,又是一堆新名词的啰唆。买萝卜嫌没洗泥,买葱爱剥皮,买一斤豆芽,可以连续跑十家二十家豆芽摊,反复比较,不能主见,末了下决心买时,还说这豆芽老了,皮儿多了,怎么个吃呀!过秤时,又要看秤星,危言一句:“这秤准不准?!”又只能秤杆翘高,不能低垂,称好后用手多余加一撮半把。最后掏钱,却一角一角检数,到了二分三分,口袋里有,硬说没有了,边走边还要责骂:“你这卖水菜的,真小气!”

    还有一种人,是属于“葡萄吃不上就说葡萄酸”的性格,男人者有之,女人者有之,而女人比男人有之更甚罢了。他们是一些想发财而还没有发财的人,或者是想成事而还没有成事的人。他们也嫉恨那些有钱有地位的人,但眼红要大于嫉恨。他们基本上和那些小干部、知识分子是一个水平线上的人,但极看不起小干部和知识分子的死呆。他们穿的一定是高过吃的,衣着质料一般一定要颜色鲜艳,式样兴时。注重仪表但究没有高雅的风度,这原因使他们也百思不得一解。平日里买了白菜,见了熟人,总夸奖这白菜好吃,指责鱼不是鲜鱼,一股腥臭。别人问:怎么不买些鸡蛋?回答一定是:那是什么鸡蛋,全放陈了。他们视钱如命,常常谋划在银行里存上多少钱了,方可得到实惠的利息。银行三月一次的有奖蓄存,他们总是一次十元存上十处,可惜中彩的事几乎无缘。请客,却出奇地数他们最多,也数他们最热情,最大方。四荤四素,六凉六热,鸡鸭鱼兔,水陆杂陈,那是极有讲究的。因为他们的世界观是“关系学”三个字,所以总在一定时期,他们上市得最活跃,采买最丰盛;忙过几天,被请的人吃得汗头油口,他们还要反复道歉:没好菜,不成敬意!这种请吃,自然有了好的结果,但也有无济于事的,他们常后悔不已。但过一个时期,却又抱一种幻想,又要请吃某某之人。

    菜市上的菜的买卖既然仅仅成了其中一项生意,既然买主与卖主又不完全固定,今日买别人的,明日自己又卖出去,边买边卖,卖后又卖,真可谓转手为云,覆手为雨,谁个没有阴阳二脸,谁个没有两栖手脚?!十字街口的人的旋涡里,浮的浮,沉的沉,有的发了横财,有的折了老本。随之,生意越做越精,脑袋越使越灵,有的人已适合当代人的口味,专出售稀奇高档之品,有的人调查到“有闲阶级”的人增多,就发展耳目声色之娱的物件。如城里人容易苦闷,喜欢远走高飞而不能,就专做风筝,使其寂寞之心随风筝顺风而上,有所满足。又如城里人与人淡漠相处,老死不相往来,容易孤独,就哺养鸟儿出售,使其寄情玩物,有所消遣。一时间,花要奇花,草要异草,病木怪石。甚至有些老太太、小孩子也揣透出人有“出人头地”和“富贵发福”之心理,也做出量身尺杆和过量台秤,每日亦可赚得几元的分币呢。

    这里的市价,永远不能统一,行情也变化多端。稍一留神,便得出一切变故有二。一是以天气为变:天旱了,乡下歉收,这里骤然一切皆贵;往往旱天若有一场雨落,雨未停价便顿跌。二是以政策为变:国家的一部分日用物品一提价,这里的东西就下价,国家的一部分日用物品一减价,这里的东西就升价;貌似矛盾,实则统一。所以,人人都是平民百姓,来这里又都为吃喝衣行,但极关心世界形势,国家大事,没有一个不祝福民族振兴太平,九州风调雨顺。

    使人觉得有趣的是,从前城里人到乡下去,城里人是赚乡下人;如今是乡下人到城里来,乡下人赚城里人;以前城里人抠钱精明,如今乡下人账口清楚。总之,现在谁也说不清谁是有钱,谁是有物?钱在世上是一定的;到你手,到我手;这菜市就像是一个调节器。

    我是菜市上的常客,有时去买,有时也去卖,但更多的不买不卖,为着享受耳目。常在早晨六点开市之时,或在晚上十点收市之间,街这边卖羊肉的喊羊肉,街那边卖豆腐的喊豆腐,喊的次数多了,大家熟悉,就觉得无聊,不免要喊些逗趣的话,满足别人,也满足自己,这边起个头,那边应个尾:

    “十字街哟——人心醉!”

    “最忙的哟——清洁队!”

    “最闲的哟——‘纠察会’!”

    “最乐的哟——肠和胃!”

    “最愁的哟——人民币!”

    “最嫩的哟——卖馄饨!”

    卖馄饨的小媳妇挑着担子走过来,噘嘴儿唾一口,骂声“贫嘴”!叫喊人脸面尴尬,一时无话可说,少不得买她一碗尝尝。

    作于1983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