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寒食梨花弄(一)

借问春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net,最快更新影含笑水含香最新章节!

    “寂寞雨声寒食夜,一枝香泪泣东风。”

    对于我来说,可能是因为爸妈从事为“鬼”服务的行当,所以对“鬼节”我格外的敏感。

    寒食过后清明,寒食节。

    再加上中元节,为亡灵烧“钱”,寒衣节,为亡灵烧衣(纸做的寿衣)。我都能闻到浓浓的“鬼节“的味道。

    越长大越感觉到,我从小生活环境里的一些东西似乎刻在了我的骨子里,我莫名的喜欢过“鬼节”。在我的记忆中,好像每年寒食节,从寒食节到清明节这个时间段,天气总是阴雨绵绵的,难怪有人说:可怜寒食潇潇雨。

    另外就是中元节,寒衣节了,爸妈的生意也都格外的好。挣钱了,自然心情也倍儿好。我们孩子们获得的好处也多,有更多的零花钱了。这好像有点不地道,必境“鬼节”对活在人世间的来说应该是一个充满着悲伤的日子,我们倒好,还期盼着它的到来。难怪我感觉自己身上充满了阴气,就喜欢阴暗的地方,我的性格与爸妈的行当不知道有没有关系,或许是有点关系的。

    今天又到寒食节了,天气依旧如往些年,阴雨绵绵的。我想想应该去做点什么,去踏青,祭坟,都可以的。

    “梦寒,吃包子。”晨星随手递给了我两个包子。

    “是糖包子吗?上面还点了颗朱砂痣。”我问。

    “忘了,今天是鬼节,包子都是点了朱砂痣的,防鬼来偷吃。”

    “哦,哦,我差点忘记了,还有这习俗的,好凉,好冷的。”

    “将就吃吧,今天是吃冷食的日子,我们也过一下鬼节呀,冷食都不吃,太对不起鬼了。”

    “我们吃点冷食倒没什么的,今天那包子店的老板真是太难了,每个包子都要点一颗朱砂痣,不点的话恐怕别人都不敢买了,怕是被鬼偷吃了,哈哈。我对“鬼节”还是不陌生的,不过,我倒从没有去追寻过,这寒食节到底是谁发明的?”

    “晋文公。”晨星说。晨星好像比较喜欢历史。

    “管晋文公什么事?”

    “他害死了他的恩人介子推。”

    “介子推这人我听说过,他的逃亡人肉汤,割自己腿上的肉煲汤给重耳吃,怎么扯上晋文公了?”

    “是晋文公忘恩负义啊,封赏功臣把他给遗忘了,介子推辞职不干了,后来带着她娘隐居山林去了。”

    “隐居山林不挺好吗?那后来怎么又搞过寒食节了。”

    “不是晋文公请他出山吗,他不出山,后来放火烧山,把他们母子活活烧死了,后来为纪念他弄出个寒食节。”

    “哦,还有这一说的,介子推这人还是挺有骨气的。”

    “呵呵,晋文公是要我们向介子推学习,光干活,不要钱,你给我,我也不要,宁死也不要。”

    “也是,他宁愿被烧死也不出山挣钱了,怎么还有这样的人,真是太难得了。”

    “不过,介子推也算是值了,死后年年都有人记住他了。”他说。

    “也不值得,人最怕的生前我对你掏心掏肺,你却对我忘恩负义,人都死了,再记得对当事人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说。

    “晋文公也不是故意要烧死他们的嘛,是请他们出山,才烧山的,谁知道他们会丧命的。”

    “我还是比较相信那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都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要活着,就有希望,那是两个活人呢,又不是烧山里的两只老鼠,拿火去烧,把它烧出来,晋文公没点人性。”我说。

    “嗯,嗯,你最有人性的,呆会儿要我陪你去干嘛,是不是给鬼送吃的。”他拉住我的手问。

    “我们去爬山吧,爬洞庭山。”我想了想回答。

    “还爬洞庭山,洞庭山有很多饿鬼哦,你不怕把你的魂给勾走了,把你给吃了。”他说。

    “不怕,这不是还有你吗?你不怕,我就不怕的。”

    “我当然不怕,我还期待遇到一两个美丽的女鬼呢,遇到了,我左边抱一个,右边抱一个。”他笑嘻嘻的说。

    “你还想左拥右抱呢,做你的美梦吧,花心大萝卜。”我说。

    “你才知道呀,你不就喜欢这样的吗?”

    “谁说的,我喜欢为情专一的,才不喜欢花心大萝卜。”

    “你不知道,是个男人都有点毛病的,好色的男人一般心地比较善良,比较多情,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最多做做美梦,想多几个美女罢了。”

    “歪理也被你说的倒投投是道的,我也是认命了,谁叫我自己也好色呢?”我说。

    “所以我说嘛,咱俩是天生一对。”他说。

    “臭味相投,我认了。”

    “是滴,要不,我们改天再去爬洞庭山,今天我带你去看梨花,梨花比青山色更美。”

    “哈哈,你怕鬼了?”我说。

    “不是我怕鬼,是你身上的阳气太弱了,阴气太重了,洞庭山的阴气也很重,我怕鬼找上你,把你的魂给勾走了,我怎么办。”他说。

    “那听你的啦,你早就跟我说过,要带我去看梨花的,那我们要往哪边走呀,我跟随你。”

    “柳林寨,花飞柳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