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七月长安

秋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net,最快更新不孤烟最新章节!

    第一章:七月长安

    这是一个为期十四天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准确一点应该是西北部,横跨了川、陕、宁、青以及陇五个省级行政区。

    故事的场景有六朝古都、有沙漠戈壁、有贺兰山缺、有长河落日孤雁当然更少不了回民的伊斯兰教,藏民的佛教。

    少不了清真寺庙和藏传佛塔里面那虔诚的令人心悸的信仰。

    这样的场景天生就该是英雄豪杰的舞台,好比秦王扫六合,好比冠军侯封狼居胥。

    只是……这个故事里面没有什么王侯将相,也没有什么肝胆相照。

    只有三个少年男女之间宛如流水的友谊,还有一个少年对其中一个少女不敢宣之于口的情愫。

    那个少年是我,我叫王业鑫。

    那是2015年的暑假,我刚好大一结束,曾经的高中同学大二结束。她准备拉着她玩的最好的一个室友去西北五省的著名景点玩一次,可能是因为担心两个女生太过危险,也有可能是因为其他。

    总之我非常高兴她邀请了我,所以忙不迭的答应了这个请求,并且一口气在空无一人的宿舍当中等了她足足一个周才起身前往了西安和她汇合。

    我答应她的理由有三个,第一在高中的时候我就和她非常要好,我们都是地理课代表,不过她是我老大,深得老师喜爱,而我只是一个收发作业的苦力,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她的尊敬——中学年代学习好的人总是受到尊敬的。

    第二个是因为一年的复读我已经忘掉了太多高中的回忆,能有一个捡起来的机会,实在是非常令我开心。

    第三,那唐诗汉赋之中描绘的西域风貌,关中全景,实在是令我魂牵梦绕了太多年。

    但其实也许这都是理由,真正的原因,应该是那片土地的确很神奇,神奇到了对于男女关系迟钝到淡漠的我,从不相信一见钟情的我在那里真的遇上了一个让我一想起来就要笑的女孩。

    不是哈哈大笑,而是不由自主的翘起嘴唇,将眼睛眯的看都看不见了。

    是的,我的眼睛很小,所以很多人,尤其是我老爹都三番五次的告诫我最好少笑,因为笑起来太过猥琐了。

    只是我怎么也忍不住,这一点和她正好相反。

    相反的不是爱笑,而是她的眼睛特别大,还记得旅行的时候一个同行的阿姨这样调笑她和我,原话是什么我忘了,总之是指我和老大的眼睛加起来都没有她的大。

    笑是她的特点之一,当然也或许是我的第一印象太过强烈了,因为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她就在笑。

    两颗虎牙咬着嘴唇,似乎想要忍耐笑意,然而却无论如何也忍不住,笑意总是会像蓄满的流水一般从她的眼角溢出来。

    那个灿烂,即使是陕师大老校区图书馆那飞檐角投射下来的夏日阳光都比不上分毫。

    我当时不知道她在笑什么,但后来老大告诉了我,她是在笑我。

    这没什么不好理解的,因为当时的我实在是狼狈到了一定的境界。

    因为那个时候我才坐了十四个小时的火车,从重庆到西安,提示一下,站票,而且下车的地方不是在西安市中心的火车站,而是荒凉的连公交车站台都没有的郊区南站。

    我下车的时候是凌晨四点半,即使是盛夏,天也依旧是毫不给面子的黑黢黢一片,无数的大妈、大爷还有一些穿着暴露并且浓妆艳抹的妖娆女子在拉客。嘴里说着什么房间好,小伙子要不要歇一夜,只要五十块钱,明天负责把你送到景点去之类的话。即使是少有社会经历的我也能够下意识的感到不对。

    用书上的话来说,或许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对生活的麻木之情——我不知道,因为我压根没敢看清就一溜烟的上了一辆深夜过来拉客的出租车。

    那个时候还没有共享单车什么的,至于滴滴打车之类的或许是有了吧,但我说了,当时还略缺社会经验的我并没有那么多的思路和想法。

    我只是感到十分幸运,甚至感到这个城市对我非常的友善,至少刚刚下完了一场雨的西安市并不显得那么燥热,而且我又在最关键的时刻抢上了一辆出租车。

    至于从火车南站开到陕西师范大学的老校区用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时间,司机收了我一百五十块钱的车费,并且在途中又加了两个乘客的问题我并没有多想——甚至颇有几分高兴。

    因为这两个小时我粗略的欣赏了一下古城的风景,从碑林到城墙,从大雁塔到小雁塔,而那两个上来的乘客也是青春气息逼人的同龄女孩,并且叽叽咋咋间让我对于这座古老的城市更多了几分生动入骨的了解。

    我觉得一百五十块钱似乎值了回票价,至于老大说的陕西小偷多,风沙大,气候干燥之类的问题——我想或许是她不太适合外地的求学生涯,亦或者是向我炫耀吧。

    毕竟我曾经给她说过,我一直很羡慕嫉妒她能够在陕西西安这个六朝古都学历史。

    因此当我站到陕西师范大学老校区的门口的时候,我是抱着十分的欣喜和万分的朝圣心情的。

    尤其是当我看到师范大学正大门的图书馆的时候,那是一栋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合璧的建筑,我并不懂建筑,所以无法将它描绘的天花乱坠,但有些东西你一眼望去就能说出他的神髓所在。

    比如这栋建筑,它有明显的北国风采,这主要体现在它镂刻成龙首的分明屋檐,中心对称的构造之上。

    很显然,这都不是为了装饰而装饰的,而是他的设计师真的独具匠心,其具体的体现就在于那两对飞檐角,真的能够起到将雨水聚集,然后从角落落下的作用。

    这便是中,至于西,则是主要体现在屋内的设计,无论是每一层楼的采光,还是角落之中的吧台,都极具现代气息,即使已经过去了超过六十年,却依旧没有丝毫落伍。

    这一切的一切,都和师范大学新校区的那个带着绿帽子的正方体图书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来我才知道,老图书馆的设计人正是那位民国的建筑学大家,梁任公先生的儿子——梁思成。

    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看那贴满了图书馆外墙的爬山虎,某种意义上,那就是实体化的历史的痕迹,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几乎是下意识的转身,然后一不小心一个踉跄就摔在了台阶上。

    背后说话的是我的老大,两年不见她似乎变了很多,其中最为显眼的就是在高中丝毫不会打扮,甚至因为发型被嘲笑为蘑菇头的女汉子竟然留了一头长发,并且将头发烫了,染成了金黄色。

    当时我应该露出了一个震惊的表情,然后配上了我那朝圣的喜悦,奔波的劳累,或许在那位站在爬山虎下面的女孩看来——真的是狼狈的有些可笑。

    我却没有想那么多,因为我的目光投过了那带着斑驳阳光的爬山虎,就像是投过了斑驳的历史,从她那像是流水一般淌着的笑容里面我非常不合时宜的想到了《诗经*秦风》里面的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在宛如老牛一般的赳赳老秦的国风之中,大多是岂曰无衣的壮烈,因此我一向认为那个看着美女就走不动道的哥们颇有几分猪哥,并且在其中显得十分的突兀。

    就像我此刻看见爬山虎和阳光下的女孩,在一群进出于图书馆,讨论着学术问题的陕师大同学之中一般,显得无比的突兀。

    此处没有水,也没有蒹葭,但是有阳光和爬山虎,更重要的是都有一个绝美的女孩,和一个蠢毙了的少年。

    历史的长河总是卷起相同的波澜,就像星空之下从来没有什么新鲜事情,或许有一天我此刻的蠢样也会被写进什么作品里面,然后让后人觉得突兀与可笑。

    但这就是我和那个看见蒹葭、白露和伊人的少年的青春期,我不知道他所倾慕的姑娘在水边有着怎样的名字,但我知道,我所喜欢的女孩在阳光下叫做陈雨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