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赤心佛语

煮雪堂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net,最快更新殿春记最新章节!

    寿慈宫佛堂檀香袅袅而起,太后闭目诵经,宝璐供花添灯。满空星光,满室寂静。富贵荣华远,悲欢离合散。前世、今世、来世又有何分别?只不过都是持久而顽固的虚幻。唯有太后手中木鱼声声提醒宝璐尚在人间。

    “阿弥陀佛。”太后唱诵一声佛号,抬起手臂示意宝璐扶自己起身,“这几天看着,你真是个耐得住寂寞的,小小年纪,实在难得。”谁又知前世锁春堂里,多少夜晚青灯黄卷,佛经念珠是这个固执清高的少女唯一的陪伴。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明日起你由着性子到处逛逛,得闲了把《阿弥陀经》替哀家抄上两遍。”

    锄月轩外,彩霞池畔,凌霄阴里,一个身着白底折枝红梅对襟褙子的少女正在嘤嘤哭泣。宝璐定睛一看,这不是自己要来探望的李家三娘?峪棠见宝璐过来,忙止了哭声,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珍珠大颗大颗落下。

    “棠姐姐,这里总有人路过,咱们先去锄月轩吧。”宝璐见峪棠的帕子被眼泪湿的不成样子,掏出自己的绢帕给了拭了眼泪,又让瞻星在花径前头看着人,这才挟了峪棠的胳膊,半扶半拖的让她起身。

    锄月轩是个极小的院落,只有不大的两间屋子一处厢房。大丫鬟清风看自家主子被唐四娘扶着进来,并不吃惊,接过峪棠瘫软的身子径自去了里间。另有一个大丫鬟霁月喊来两个小宫女准备热水,是要准备沐浴的架势。

    宝璐主仆不知所措,只得杵在廊下。一刻钟的功夫,清风终于出来把宝璐应进厅里看茶,茶叶茶器皆是普通。宝璐刚抿了一口,未待放下盖碗,清风直挺挺跪下,带着哭腔道:“奴婢求四娘别把今日所见说出去,这就是救了我家三娘的命了。”

    “你别着急,我既悄悄把峪棠姐姐送回来,哪有告诉别人的道理。”宝璐起身扶了清风起来,朝着净房的方向略拔高了嗓音,“今日姐姐身上不好,改日我再来探望。”说完便流星赶月般出了锄月轩。

    回去的路上宝璐特意选了一条小路,纵是万紫千红开遍,却是心中眼中空茫一片。云鬓散乱,罗裙沾污,就算是前世自己被劫之时,恐怕也没有她今日的狼狈不堪。自打见她头一面起,就再不愿相信她是前世害死自己姐姐之人。李家再不是李老将军健在时的李家,自己听姐姐说过李家的事,本想她被皇后娘娘看重,该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一支净莲。如今看来,也是个可怜之人。

    “看她这样,还进宫陪皇祖母参禅修行?不知礼数的野丫头罢了。”一声熟悉的哂笑,前头迎面过来的三人,正是四、六、七三位皇子,“你倒是说说,你是如何修行的?”六皇子看见往日让自己颜面扫地的仇敌分外眼红。

    “臣女参见三位殿下。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如此修行。”宝璐嘴上风轻云淡,膝盖也是直挺挺的。

    “谁不是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六皇子被四皇子摆手止住。“还请四娘赐教你这吃饭睡觉和我们有何不同?”四皇子音容笑貌皆是一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行止之间最像当今圣上。

    “臣女不敢。修行是为了修心,全看如何闻思佛法,如何证悟正见。有些人吃饭时不肯吃饭,万般思索;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走路时不肯走路,百般刁难。”

    “好一个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四丫头果然是个有慧根的。”树荫里露出半个黄罗伞盖,隆正帝由太子和三皇子一左一右服侍着过来。众人忙着行礼,本来乌眼鸡一样的六皇子瞬间熄了火。

    “皇上谬赞了,臣女愧不感受。这几日陪伴太后娘娘礼佛,臣女才有些进益。”宝璐恭恭敬敬作答,却不知已有几双眼睛盯在她身上,有不解,有好奇,有惊喜,“臣女午膳时要为娘娘做一碗素面,皇上若无其他准备,请容臣女回慈寿宫准备。”

    “对了,你还是个有厨艺的,回去多做一碗,让人给朕送来庆和殿。”

    宝璐正要领旨退下,六皇子却不依不挠起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为何礼佛非要吃素?说是吃素如何如何,这些清规戒律在我看来不过是泯灭人性罢了。”

    此话一出,众人皆看向宝璐。隆正帝一言不发,又饶有兴味,似是在等宝璐一个答案。宝璐见无人解围,只得做出一副谦恭真诚的模样:“回六殿下,臣女愚见,人性本事纯真清净的,凡夫不识其真身,误把欲念当作人性。吃素持戒也好,六度波罗蜜也罢,无非是在帮我们找回真正的人性。过程或许有些不适,这正是在泯灭妄念。不适过后,找回人性之时,正是获得真正的自在之日。朱夫子有言,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的便是这种明心见性后的自在。六殿下不妨偶尔试试素食,或许也能从中体会淡中真味。”

    “说得好,连朕也是耳目一新。四丫头辛苦多做几碗,今日正是初一,朕和在宫里的皇子陪太后娘娘一起吃素。”

    “是,臣女告退。”不待众人再有评论,宝璐后退几步绕过圣驾,提起裙子头也不回地往慈寿宫跑去。

    此时正值盛夏,看着似火骄阳,宝璐想起每年立夏那日祖母午膳时都要吃的一道凉面。回到寿慈宫,太后娘娘还在静室,便领着瞻星到了容姑姑跟前,把在御花园偶遇圣驾的事儿说了一回。本想给太后娘娘专门做次素面,这下只得拜托姑姑叫人多备些食材。几日的朝夕相处,容姑姑和宝璐已经熟络起来,撇开五皇子那层,也不得不喜欢这个伶俐讨巧的小丫头,看着她懵懂的小脸,好像看到若干年前还在母亲膝下的自己。痛快的遣人去御膳房备齐了食材,又吩咐两个小厨房白案上的厨娘给宝璐打下。

    花生焙得酥脆,用小石磨磨成花生酱。泡茶剩下的荷露兑在浓稠的花生酱里,搅的像丝绸一样顺滑,再加韭花酱、腐***蒜泥、香醋、细盐,点上现炸的辣椒油。黄瓜、腐皮、胡萝卜切得细如发丝,酸豆角、腌香椿锯成细末。面团揉得光滑劲道,切成柳叶宽的面条,大锅宽汤煮熟,捞出立刻放入从御茶房要来的本是泡茶用的泉水里。琉璃碗里铺上半碗面,再码上一层各色细丝,洒上腌菜细末,最后浇一大勺鲜香浓郁的芝麻酱,并以新鲜的合欢花和薄荷装饰。

    寿慈宫的几个小太监一路小跑着把带着冰块的食盒送进了庆和殿。太后午膳时用过素面,大为赞赏之余又引发了一段心事:“先帝曾说,大婚前每到立夏那日,他和母亲妹妹都要一起用一碗凉爽的夏面。哀家叫东宫的厨子做过几次,先帝用过都说与母后宫里的不同。哀家现在才知道这面的滋味。”

    初二上午,皇上赐下一串翡翠佛珠,翠绿欲滴,触手生凉。让宝璐意外的是,四皇子也送了礼来,说除了凉面之外更谢昨日答疑解惑,宝璐见是一座八九寸的红珊瑚观音雕像,宝相庄严又精巧细致,虽奉为至宝却还是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