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活捉刺客

薛猫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下文学 www.bxwx.net,最快更新大明机械师最新章节!

    木质的机械摆钟虽然打造出来了,但这个机械钟实际上并没有“钟”的概念,因为它只能计时,而在整点时发不出钟声。

    朱由栋看着眼前这个蹩脚的成果,内心突然忐忑了起来,就这玩意儿能不能吸引到好学上进的学生,他的心里也没有底。

    不过,宋应星倒是十分满意,他可以盯着这个木质机械钟看上整整一天的时间。

    “老师,这个机械钟真是太神奇了,竟然可以如此均匀地转动,而且整整一个昼夜永不停歇!”

    “如果条件允许,老师可以让它永不停歇地转动更长的时间,不过老师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发声装置。”这样的机械钟显然不能很好地为机械科做宣传。

    “那还不简单,去买个大钟呗!”

    于是,朱由栋让周峰购置了一座大钟,每过一个时辰,就敲一次钟。机械钟的钟声很快吸引来了人们的目光,大家纷纷到岳麓书院来看,这个能计时的机械钟到底长什么样。

    “都来看看,瞧瞧啊!这是我们岳麓书院机械科的研究成果之一。我们以后还将推出更多的成果,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报名入学。”

    周峰站在机械钟的旁边一边吆喝着,一边接待有入学想法的人们。与此同时,汪磊把岳麓书院机械科的招生简章粘贴了出去。

    很快,越来越多的人慕声而来,都想进入岳麓书院学习,而且来自各行各业,老老少少,参差不齐。

    “这都快成为社会大学了,看来得分小组学习了,不然可没法教。”

    朱由栋觉得应该改成分组教学模式,正为难如何分组的时候,宋应星拿出了一个建议。

    “老师,要不然就按他们的职业进行分组吧!”

    按职业分组,这样不就成了职业技术学校了?朱由栋觉得可行,便按照宋应星的想法,把所有报名入学的学员分成了十八个组别。

    通过几个月的一对一教学,现在宋应星几乎是得到了朱由栋的真传,至少在理论上已经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助教了。因此,让宋应星来管理眼前这个职业技术学校,朱由栋还是十分放心的。

    第一组学员是乃粒组,也就是从事谷物生产。

    第二组是乃服组,也就是从事纺织加工。

    第三组是彰施组,来自染色行业。

    第四组是粹精组,从事谷物加工。

    第五组是作咸组,从事制盐的工作。

    第六组是甘嗜组,来自食糖行业。

    第七组是膏液组,来自食油行业。

    第八组是陶埏组,从事陶瓷制造行业。

    第九组是冶铸,第十组是舟船,第十一组是锤煅。

    第十二组是燔石,也就是烧制煤石。

    第十三组是杀青,即造纸行业。

    第十四组是五金、第十五组是兵器组。

    第十六组是丹青,即矿物颜料。

    第十七组是曲蘖,即酿酒行业。

    第十八组是珠玉组。

    招生之后,便是定课表。朱由栋把机械科的课程分为必修通识课和选修专业课。通识课主要就是基础的数学和物理,专业课主要是小组内讨论学习,在朱由栋的指导下,利用机械知识提高各自行业的技术水平。

    转眼,许多年时间过去了,岳麓书院的职业培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大量的农民由于承受不了沉重税负,都决定进城来学习一门技术,做点小生意,开始了新的职业。因此,这所以岳麓书院为依托,由朱由栋主办、宋应星承办的职业技术学校很快名扬四方。

    而机械科的骨干学员很快就有了更多的新成果,首先便是可以自动打点敲钟的机械钟。然后,还有水车、印刷机、鼓风机,以及越来越高效的织布机和纺纱机。

    岳麓书院的重新兴盛更是吸引了各地隶属工部的基层官员,他们有的负责采矿,有的负责冶金,有的负责铸造,有的负责制造兵器。总之,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在以机械科为基础的职业培训之后,朱由栋又开设了经济科,教民众如何在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中,积累商业资本,进而发展成为工业资本。

    然而,就在这形势一片大好中,朱由栋听说了一个令他脊背发凉的消息。北方,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颁布“七大恨”,起兵反明。此时,努尔哈赤已经统一了大部分女真部落。

    朱由栋意识到,眼下的大明朝真的已经到了内忧外患的时候,边防也是越来越松弛,尤其是北方一带。

    女真人一直居住在东北地区,后分为三部,其中一部最为强大,该部称为建州女真。此前,建州女真族在长白山西麓,松花江和辽河流域一带兴盛起来。太祖时,为了包抄和压抑北元的残余势力,大明朝在满洲一带设立远东指挥使司,开始着手控制女真部的各个部落。大明朝先后将建州女真分成三个卫,总称“建州三卫”,其首领大多为女真部族的领袖。建州女真猛哥帖木儿是努尔哈赤的六世祖,当时为明朝建州卫左都督。北方的部族兀狄哈势力强大,南下压迫建州女真,猛哥帖木儿被杀,建州部被迫南移,最终定居于赫图阿拉,并入建州卫。

    隆庆四年,努尔哈赤的外祖父王杲担任建州右卫,王杲沿边作乱,被击斩后,儿子阿台继续和明军对抗。辽东总兵李成梁又发动攻击,向导觉昌安和儿子塔克世在混战中死亡。这场战争使建州三卫瓦解,部落零散,各自为政。而此时正是塔克世之子努尔哈赤任明朝建州部首领。

    明万历十四年,努尔哈赤被大明朝袭封为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东海女真部,统一了分散在满洲各地的女真各部。此后,努尔哈赤的内外联系更为频繁。内外发布政令、布告,记录各项公务事宜等,都是借用蒙古文或汉文来完成。女真人虽有自己的语言,但女真文字早已失传,故给日常交流带来诸多不便,而且由于缺乏懂蒙古文的人使得上下难于沟通。因此,努尔哈赤决心创制自己的文字满文来书写满语。明万历二十七年二月,努尔哈赤下令借用蒙古文字编制满文。

    明万历三十一年,努尔哈赤建城堡于赫图阿拉。赫图阿拉首创布椽筑城法,该城分为内、外两重城墙,努尔哈赤及其亲族居住。两年后,又增修外城,居住精悍部卒。外城北门外,铁匠、弓匠分区居住。之后,努尔哈赤认为明朝朝廷偏袒女真叶赫部而心生不忿,愤然颁布“七大恨”,起兵反明。